導演如何分析劇本5個要訣

Cover Photo by Brooks Leibee on Unsplash

在獨立影展 Raindance 教學導演技巧的 Chris Thomas 分享導演讀劇本的五個心態,幫助分析劇本

壹間學校課程管理員-YIYI小狐狸-小
YIYI
小狐狸

前言

作為電影導演,可能是非常嫻熟技術、擁有卓越的影像風格,或是善於激發演員的爆發力。導演固然應把這三項技能作為目標,但別忘了最首要的一件事:從裡到外徹底了解我們的故事。   

傑出的電影劇本能在許多層面發揮功能,絕不僅是電影的一張「藍圖」。導演與劇本及編劇愈能密切合作,愈能從中了解更多。我們不只能達成我們想要做的,更能滿足觀眾的需求--全心投入這部電影。   

導演所投入的準備時間不僅在於做決定,還在於探索可能性。與導演共事的其他工作人員,對於如何處理劇本中的各個元素,可能也有他們的想法。導演最好對變動充分準備,並能夠與他人溝通自己的想法,這都奠基於對故事透徹的洞察。  

導演分析劇本的五個要訣
導演分析劇本的五個要訣

要訣 ① 為樂趣而讀-第一印象

無論你讀別人或自己的劇本,你必須回答最關鍵的問題:它令我激動嗎?其餘的一切皆取決於你的答案。    

導演對一個故事的熱情,主宰了其他人協助你將願景實現在螢幕上的動力。  第一遍讀劇本,應該像讀小說、短篇故事、詩或漫畫。你愈難享受閱讀,你的演員和工作人員也愈難協助你,最後導致觀眾無法享受最後的成品。   

所以,享受閱讀吧!你第一遍讀劇後的感覺,往往就是當你看到電影成品後的感覺。  

要訣 ② 多幾分偵探,少幾分工程師

要把一部劇本導演得好,必須對劇本充分了解。儘管劇本乍看像「藍圖」,但在表面下往往隱藏豐富的層次和珍寶。劇本並不是精確的計畫,而是一張地圖,展現這個故事的旅程,旅程上甚至允許取道不同的路徑。   

最初幾次閱讀劇本時,最好像試圖解決謎團的偵探,尋找解答的線索。   

浮現在你腦海裡的最初直覺和印象十分寶貴,應該記錄下來作為後續參考,但同時也應再深入挖掘。導演應該首先探詢以影像說故事的方式、表演、製作設計、音效等可能性。   

有了一張各種可能性的列表,就能一一測試,找出最好的選擇。如果手頭上只有一個選項便著手進行,那麼頂多只能說我們做了一個假設,根本談不上什麼決策--這好比只憑毛色或號碼就選擇下注一匹馬。  

要訣 ③ 對一切提出問題!

導演應該像偵探提出問題。這些疑問針對的是首要嫌疑人--編劇。由於必要之惡或失誤,許多東西常常在劇本中隱而不顯。對故事的根源提出問題,我們更能洞察電影完成後可能的樣子。(延伸閱讀:你知道導演是如何分析劇本的嗎?

這些問題也能夠探照劇本裡的缺點、隱晦的動機及過度的重複,讓發展過程可以更加聚焦。   

作為導演兼編劇,當我們準備把自己的作品與他人分享,這些問題的列表就變得更加可貴。我們將會熟知並接納故事所在的世界及角色動機,而這在劇本上及他人的理解上也能明顯反映。  

如果編劇另有其人,導演則必須準備好釐清因提出問題而造成的混淆。   

隨著製作的進行,和工作人員(特別是演員)一起提出問題,通常是感染他們認同我們對故事的理解最簡單、最動態的方式。  

要訣 ④ 超越知識的洞察

訴說這個故事的熱情,以及我們挖掘的深度,兩者使我們擺脫電影類型的刻板知識,洞燭這個故事獨一無二的特質。我們會開始體驗這個故事。故事所在的世界變得熟悉,角色也從「工具人」變成具有動態層次的人物,有自己的行為模式。   

透過驗證各種可能性及提出問題,我們獲得非常可貴的珍寶:深刻理解這個故事應該如何開展、角色為何如此行動,以及要如何吸引觀眾。   

「娛樂」是要把觀眾攫入故事裡的世界,我們愈能應用上述深刻的理解,愈能避免觀眾在電影放映時分心。  

要訣 ⑤ 傾聽他人

當其他的工作夥伴加入時,他們已經讀過劇本,他們有很多想法和問題可以提供給導演。我發現只要可能的話,最好讓他們率先發表並分享想法。與其一開始就告訴他們如何執行任務,我會主動鼓勵他們把故事說給我聽。   

全神貫注、以開放心態側耳傾聽,對導演相當有利:你因此清楚意識到可能的挑戰,也讓其他人看到你看重他們的貢獻。我們必須從一開始就這麼做,持續至最後的後製階段。  

隨時為自己保留時間評估可能迸出的選項。當工作夥伴做出的選擇與你的願景背道而馳,最佳處理方式是說:「呈現給我看。」然後你就能看出他們的理由,並視其是否可行來執導。

 

Similar Pos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