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來,剪接師陳俊宏對未來的想像是:拎著精緻的午餐盒與星巴克走在信義區,衣著光鮮、踩著發出悅耳聲響的牛津鞋,想著跟客戶開廣吿會議後該去健身房增肌。沒想到後來做了剪接,經常忘了吃飯,生活中也沒有什麼華麗衣服或牛津鞋,只有幾雙適合散步的鞋、幾件寬鬆舒適的T恤,而腰因為久坐,有脊椎側彎。
不過,陳俊宏自己倒是蠻喜歡這個版本的人生,不是經常入圍還得了獎的緣故,而是即使生活再怎麼不順,都有機會剪到自己真心喜愛的片。「從剛入行什麼都不會,到後來第一次剪電影就遇到《女朋友。男朋友》我真的蠻幸運的,呵呵!」他說話的聲音總是鬆鬆懶懶的,不慌不忙,習慣讓話在腦子繞了一圈後才吐出,不僅說話是、剪接是,當挫折來臨時也是。
大學讀的是英文系,研究所讀的是廣告相關,卻成為剪接師,這全是因為大學時的一堂課,讓他意外找到最有熱情的職業,「喜歡剪接的程度大概跟打電動有得比,是可以忘記吃東西、睡覺那種。」陳俊宏從政大研究所肄業後,便進了台北影業工作,「一開始不是我喜歡的職缺,但我就邊做邊等,等了半年終於有剪接師離職。」
第一次成為剪接師,還不熟悉,就直接被推上去剪《蜂蜜幸運草》,「我超興奮欸!想說機會來了,那場戲大約3分鐘,我從晚上5:30直接剪到隔天9點。」初次上場剪,成品被修改了許多,「當經驗值還不夠時,會繞一大圈去講不是很重要的東西,抓不到那場戲的重點。剪接沒有捷徑,只能靠多剪來累積經驗,那壓力是很沈重的。」
他說口中的沉重壓力,除了來自他人更來自自我。剪接並沒有標準答案,這樣剪也許不錯,但那樣剪可能會更好,這時候該如何去面對自我懷疑?
「俊宏啊,你覺得這樣剪好看嗎?」還是菜鳥時,他最怕別人提出這樣的疑問,他無奈笑說:「這真的很難回答欸,當然就是覺得好看才會這樣剪啊!」不過,任何好的東西都需要時間生長,人是如此,事情也是。
「後來常吸收導演、後期製片等人的意見,才能慢慢想得越來越全面…剪接是一種孤獨的修練。 」既然是修練,就有一些難以面對的事。他笑著說,自己曾在剪某部電影時被換掉,被告知當下,在製片面前哭了出來,「當時想,我是不是該轉行,怎麼30幾歲還會被換掉?」
那天下午,陳俊宏沮喪地沿著河堤走回家,他決定先不接工作去旅行,想找到答案。「可是答案是旅行回來,繼續剪其他案子才慢慢釐清狀態,找到答案、找到信心。」就這樣慢慢剪、慢慢想,他學到剪接應該是要以情緒為主,而不是靠音樂。
「以前的剪接習慣是先放音樂再剪,沒辦法讓情緒達到畫面要求,是靠音樂把情緒撐上來的。」他也提到,自己曾經習慣制式化的剪接方式,例如用OK Take組成一個「安全」的版本。「但後來我遇到很多導演、學習到很多不同的工作方式,才更懂得剪接。像是戴立忍導演很能用時間去磨作品,跟他合作學習到要珍惜你拿到的每一分鐘素材,就算是NG畫面也要珍惜。」
「有時候好的畫面,就藏在還沒正式開拍前或是NG畫面裡。」他解釋,演員的反應可能提前做或是延遲了,一定要看熟素材,才能排列組合出最佳的剪接版本。「當別人問你還有沒有別的剪法時,看熟素材非常有幫助!你才能因應不同要求、情境列出多種表達方式。」
例如在剪《練愛iNG》時,有場戲是阿Ken要親女主角,但手機突然響起、慌張找手機的畫面,「我最後是用了工作人員忘記把手機放在阿Ken口袋、他真的找很久的NG畫面,比演員用演的更合適。」就靠著耐心、靠著慢慢剪,陳俊宏在後來接到的案子裡慢慢拼湊回自己的信心,在2018年也獲得台北電影獎肯定。
聊完從前,話題回到現在。如果再次聽到:「俊宏啊,你覺得這樣剪好看嗎?」這句話,反應會是什麼?他說,自己已經不會慌張,甚至可以列出好幾種剪接方式任導演挑選,「半夜如果想到一個更好的呈現方式,也會直接剪出來,用嘴巴說服沒有用,讓畫面說話反而更快。
從菜鳥到資深,從被換掉到得獎,人生的起落被輕描淡寫,從他和緩、溫暖的語句聽來,那些不被認同、被否定的時刻,若你肯等待、給自己多一點時間,慢慢來,也終將化成美好的事情。
剪接師 職業介紹:
收到現場拍完的素材後,整理、消化、沈澱後產生出自己的想法,用影像的排列組合來說故事,並與導演、監製一起合作把片子完成。厲害的剪接師能夠做到「二次創作」並掌握好角色情緒、節奏,將素材組合出最好的版本,讓觀眾盡可能地投入。
|陳俊宏|小檔案:
電影剪接師、慢慢剪有限公司負責人,2018年以《血觀音》獲得台北電影獎最佳剪輯,曾入圍金馬獎、台北電影獎等知名獎項,是電影圈內資深剪接師,經手作品有:《當男人戀愛時》、《孤味》、《下半場》、《練愛iNG》、《無聲》、《花甲男孩轉大人》、《百日告別》、《女朋友‧男朋友》等電影長片以及預告片,以擅長掌握節奏、人物情緒著稱。
Cover Photo by YIYI PICTURES
#軟弱也是一種堅強
#說要轉行什麼的都是倔強的玩笑話啦
撰文/郭依瑄
Cover Photo by Thibault Penin on Unsplash
此系列是線上課程〈為什麼你的影音內容,OTT 平台不買單〉的課前導讀,解析內容創作者能如何理解 OTT 產業
Cover Photo by Jakob Owens on Unsplash
製作電影就像一場大型的賭博,僅只是一個發想、一個腦海中的世界,便有一群人投入心力,冒險花大把資金去實現它,這是一件浪漫且令人讚嘆的工程!
Cover Photo by davide ragusa on Unsplash
「自己在家看比例高,動作冒險片最受歡迎」
「網路為首要電影資訊來源,也是年輕受眾的管道」
「系列電影的收看率高,影片類型是考量點」
Cover Photo by YIYI PICTURES
#逃跑更需要勇氣
#再累都甘願
撰文/郭依瑄
Cover Photo by Jo Szczepanska on Unsplash
開發期的製片在做什麼 ?開發期也是夭折率最高的時期!?
【那些失敗不可恥】線上開課中:
#開發 #編劇 #視效 #剪輯 關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