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對全然陌生題材,編劇要如何下手?

2 面對全然陌生題材,編劇要如何下手?

撰文/Hui-Ping Chen

編劇溫郁芳曾經寫過電視台的「命題作文」。

一本探討台灣過勞案例與職場現象的專書《過勞之島》,引起電視台的興趣,希望透過電視劇讓大眾意識到過勞議題。

海訪,讓故事從零現雛型

溫郁芳回想當時收到這道題,幾乎從零開始。勞動檢查員這個行業對她而言完全陌生,她對劇本如何著手也毫無頭緒。為了這齣電視劇《勞動之王》,溫郁芳上網搜尋,粗略做了功課後,先進行一輪「海訪」,約訪了許多勞動檢查員「聊天」。她形容最初階段是「大海撈針」,從這些訪談認識勞檢員工作上可能接觸的對象和單位,再擴展出第二波訪談。

乍看漫無目標的採訪,點點滴滴匯聚起來,勞檢員的工作特質和生活樣貌從中漸漸變得清晰,天南地北聊著聊著,也會不期然蹦出有趣的故事。

不過,精彩的故事不見得都在劇本裡用得上。

反覆校準故事核心與角色弧線

「創作故事永遠都在反覆來回檢查:我為什麼要寫這個故事。」溫郁芳指出,採訪和田調素材最終要回到故事核心,編劇必須自問:這些真實事件能不能展現劇集的目的或人物的關係?再精彩的故事,若是與角色的發展弧線不能相容,編劇只能忍痛割捨或加以變形。

以《勞動之王》為例,溫郁芳將這齣劇的核心定位在讓觀眾理解職場過勞的現狀,提醒勞資雙方相互尊重。

編劇透過田調,發現多數勞檢員比較接近公務員公事公辦的性格,極少數個性活潑主動。三名編劇需要先決定主角的性格,因為個性不同,遭遇的事件和困難也會相異:有的勞檢員很容易跟公司的妹妹聊天,男主角是這樣的個性嗎?有的勞檢員比較雞婆,願意多關心一些,可能會從小事件調查出更多的黑幕……

角色性格決定故事走向

在編劇統籌將角色拍板定調後,角色便處在劇本的中心位置,事件則圍繞著角色服務。

例如當劇本所設定的主角為拘謹性格,個性活潑的受訪者分享的經歷儘管真實生動,以劇中主角的個性並不會做出相同的行動。然而編劇可以採取變形手法:設法讓主角遇到類似事件,然後回到角色設定:性格拘謹的人會做出什麼行動?

溫郁芳解釋,採訪聽到的精采故事,不見得撐得起情節,卻往往能成為一個引子,讓編劇順著線頭、沿著劇集建構本身所需的情節往下探索。「角色會有自己的生命和歷程,不是強加事件就能成立。最終要回到角色要往哪裡去,這些發生在路上的事情合不合理。」就算角色失去理智,做出不合理的事情,編劇也要給出有說服力的解釋讓它成立。

巧妙包裝嚴肅議題,引人入勝又引發思考

編劇最終決定以愛情劇來包裝這齣戲嚴肅而沉重的核心,男女主角的感情走向就給了編劇純然揮灑的創作自由。

近年這種用類型劇來包裝硬核議題的手法,在台灣戲劇愈來愈常見,像是《火神的眼淚》、《八尺門的辯護人》都成功引發觀眾熱議,推動社會對議題的關注及討論。

這些成功作品背後,都累積了大量的採訪及田調。正是這些深入的田調,讓編劇能夠捕捉真實的生活細節,把故事說得可信而真摯。

然而要讓故事觸動觀眾的心靈,編劇必須緊扣故事核心和角色設定,適時放大或調整衝突和情感。這樣,觀眾才會懷著深刻共鳴,伴隨角色一路成長。

|溫郁芳|小檔案

世新廣電、台大戲劇研究所畢業,曾短暫投入拍片工作,目前專職劇本寫作,作品曾獲金鐘獎、優良劇本獎等競賽肯定,近期得獎作品包含2022年以《她和她的她》 獲金鐘迷你劇集編劇獎、2021年以電影《我和我的賽車老爸》獲金馬創投臺北文創劇作獎等。

Similar Pos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