影視產業下的 OTT 操作(二):內容創作者如何運用

壹間學校影視文章-影視產業下的 OTT 操作 內容創作者如何運用

Cover Photo by Rodion Kutsaev on Unsplash

此系列是線上課程〈為什麼你的影音內容,OTT 平台不買單〉的課前導讀,解析內容創作者能如何理解 OTT 產業

系列文章

image 3
影音 OTT 內容創作者類型

作為內容供應的一環,常有一種感覺是做好自己的內容就好,每年都會有新的優秀作品出現,創作者好像面臨未知的挑戰,只有作品完成交到市場之後,才有辦法檢驗作品。而上一篇末段我們則提到,透過 YouTube、Vimeo、甚至 Facebook、Instagram,創作者不須等到競賽、接案,就能主動地分享創作,並得到觀眾留言回饋,或是從影片觀看數據中分析觀眾反應。

運用下方的自檢表, 進一步來看以下 2 種類型的創作者,合適的進攻 OTT  策略

image 4

擁有經驗的傳統影視創作者

可以了解如何與平台方交涉, 你能更明白如何展現作品在平台的優勢、也找到適合自己的合作對象;了解與你對接的窗口擔心的是什麼、如何一起提案說服他背後的主管   

尚無作品經歷的創作者

可學習平台如何做內容、市場研究、如何檢視流量、用戶; 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市場潛力, 曝光的好處在於,即使是最糟的成效表現,也能從中找到改進的方法。  

平台業者因為營運方式的關係,不同平台都有一套針對用戶,來挑選內容的方法。(延伸閱讀:分享:Apple 為何砸重金購買《怒海戰艦》版權? 有一些平台除了搶作品授權外,也會自己生產影視內容,平台經營這些內容的過程,可以簡單分成 5 個階段:開發、製作、測試、播映期間調整、檢視成效。

若你尚無經歷,並想開始經營個人的影像作品頻道,接續來看下一篇,了解平台業者在經營內容的 5 個階段,究竟在思考什麼。

參考文章:

台灣 OTT 市場隨選影視戰況分析 (上篇)

Similar Posts